学术讲座||迈步:著史xu语——西方音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晡教授
2021-04-03
文章来源:施光南音乐学院浏览次数:3732021年3月30日下午14:30,西方音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音乐研究会与西方音乐学会创始人——王晡教授来我院开讲。本场讲座从“独著力作、全音乐史、原创成果、刷新经典、遵从规范、海量图片、精粹导听”等多个方面剖析《西方音乐史》这一著作。讲座由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教授主持,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
讲座伊始,王晡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西方音乐史》这一著作的基本情况。该书作为一部西方音乐通史类著作,分为上下两册,将西方音乐发展分为8个部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20世纪、流行音乐)分章叙述。该书力求在对西方音乐学科领域的历史史实、形态演变、观念演进和学术方法的叙述中作出全面的梳理,是这一本阐述西方音乐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性西方音乐学科教材。王教授历时七年,精心撰写,全文共90万余字,包括脚注956个、图片1606幅、谱例73篇、音视频619条,贯穿古希腊至当代的漫长历程,梳理出西方音乐历史长河的发展脉络,串联起人类艺术文化长廊的璀璨珍宝。
接着,王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人作为西方音乐史的“圈外人”,我们是否有能力以一种不同的眼光看到西方人看不到的东西?基于这个问题,王晡教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也是贯穿整部著作的观点——“全音乐史”,即对所有的音乐一视同仁。“全音乐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全时间,对古代史和现代史、当代史的重视。2、全空间,文化平等、给流行音乐以史学地位。3、弥补因政治歧视、宗教偏见、片段断崖带来的缺失。
音乐史由经典构成,在不断地证实经典和重新阐释经典的同时,不断地开掘经典,发现被忽视的经典、匡正被误读的经典、肯定新发生的经典。王教授认为音乐史的创造价值凝结在自己的历史方法中,在千头万绪的历史陈迹中,梳理出清晰的发展脉络,在前人的成果中,发现新的认识,在当下历史新貌中肯定发展的倾向。
本次讲座中,王晡教授以“全音乐史”的观念为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呼吁大家对待所有的音乐文化一视平等。最后,同学们对王晡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王教授也给与了耐心的解答。本次讲座使得在场的师生都受益匪浅,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