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学术动态 || 陈孝余副教授在《中国音乐学》发表文章《论音乐聆听的四种方式》

2022-10-11

文章来源:施光南音乐学院浏览次数:233


陈孝余,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师从我国著名音乐学家王耀华先生,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学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现为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音乐心理学分会会员。福建省教育厅艺术教育专家库成员,福建省职业艺术教育学会副主任委员,泉州南音艺术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泉州市“海纳百川”高层次创新人才项目、入选泉州市“港湾计划”高层次人才;担任中小学音乐教师“国培”、“省培”,以及商务部“援培”等国家级、省部级师资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和负责人;主持、参与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及其他各类课题10多项;在《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人民音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交响》《艺术百家》《艺术评论》《民族艺术研究》《艺术学界》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余万字。



《论音乐聆听的四种方式》于20221月发表在《中国音乐学》(2022年第1期),作者陈孝余。文章从聆听这一音乐基本存在事象出发,以历史的维度探讨基于音乐形态和传播方式变迁中的音乐聆听方式的变迁,提出并阐释了古代的集会式聆听,近代的剧场式聆听,现代的文本式聆听,以及当代的“云端”式聆听等。文章认为音乐史以文本聆听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代,历时地看音乐聆听表现出私人化和虚拟化趋向,主张未来音乐聆听:媒介将被极大关注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