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学术音院||刘少辉副教授在《中国教育报》发文并出版专著《浙江龙舞的当代遗存研究》

2022-10-16

文章来源:施光南音乐学院浏览次数:312



刘少辉,男,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副教授,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舞蹈表演教学与舞蹈理论研究等相关工作。近些年始终坚持“教”“演”“编”三位一体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理念。主持完成浙江省“十三五”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项,浙江师范大学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一项,曾编创与主演大型实验舞剧《天若有情》一部,曾编创:《远山》《行道树》《秦淮景》等舞蹈作品在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在浙师大音乐学院首届教学大赛获二等奖。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出版《浙江龙舞的当代遗存研究》20万字学术专著一部。在权威期刊《Research in Dance Education》发表论文《The Chinese dance: a  mirror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一篇,已于20206月被国际权威检索A&HCI收录。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民族艺术》《舞蹈》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2021126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新文科视域下高师舞蹈学科变革之道》论文一篇。



《新文科视域下高师舞蹈学科变革之道》

文章《新文科视域下高师舞蹈学科变革之道》发表于2021126日《中国教育报》,作者刘少辉。

   内容简介: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高师舞蹈学科建设一是突出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藩篱,发挥舞蹈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特性,二是突出教育理念的交叉融合、学科发展的交叉融合、本土文化与国际人文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人才培养与新时代发展匹配之间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完善舞蹈艺术创新与舞蹈技术应用的相关专业建设,将学生培养与时代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有效融合,以培养出符合中国新时代发展的高水平、高质量一流人才,并产出更为丰富的舞蹈形式和新的舞蹈文化样态。







专著《浙江龙舞的当代遗存研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07月出版发行,作者刘少辉。本书作者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贯彻新时代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针对浙江龙舞这一特殊的民间舞蹈当代遗存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以浙江五大区域的龙舞遗存现状的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其生存环境与人文环境、各区域的代表性龙舞的基本情况与特色,并特别针对浙江龙舞的保护个案作分析,形成了浙江龙舞一个统合而整体视角的研究,真实还原了浙江龙舞的遗存现状,更好地促进了对浙江龙舞这一民间艺术走进大众,使其新时代背景下焕再度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